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科研 >> 正文

高校经济责任重要风险提示清单构建应用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30日 18:02
作者:郝 琴

高校经济责任重要风险提示清单构建应用

图片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揭示风险隐患、推动反腐治乱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高校校属单位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属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肩负着单位经济活动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关键职责,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直接关系到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高校校属单位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资金规模日益增长,经济责任审计面临诸多复杂风险。在传统审计模式下,风险识别和防控存在滞后性,难以全面、精准地应对这些挑战。因此,基于内部审计风险防控视角,构建科学有效的经济责任重要风险提示清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01


构建提示清单意义

审计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具体到高校而言,高校审计工作必须聚焦教育主责主业,站稳经济监督本位,通过构建经济责任重要风险提示清单,更好发挥审计在高校运行管理中的独特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领导干部履职而言,构建高校校属单位党 政 主 要 领 导 干 部 履 行 经 济 责 任 重 要 风 险 提 示 清单,有助于他们快速识别关键风险点,增强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化其对高等教育管理规律的认识,提升管理效能。

二是对内审人员实践而言,通过清单的应用,能够更有效规范审计流程,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工作更加贴合高校校属单位实际情况。

三是对审计理论体系而言,构建经济责任重要风险提示清单可以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审计理论体系,推动校属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对保障高校教育事业健康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02


经济责任重要风险提示清单的构建

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总的要求是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高校应以经济责任重要风险提示清单为抓手,加强审计工作顶层设计,系统推进审计全覆盖,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下面就构建提示清单的相关原则、方法及流程分述如下:

1.构建原则

一是针对性原则。紧密围绕高校校属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特点,聚焦科研、校办企业、基建等重点领域,突出高校业务特性。二是分级分类原则。按照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级,依据业务类型进行分类,便于审计人员快速定位关键风险点。三是动态更新原则。结合高校政策变化、业务发展和审计实践经验,及时调整和补充清单内容,确保清单时效性。四是协同联动原则。考虑与高校内部各部门、外部监管机构的协同配合,促进风险信息共享,形成风险防控合力。

2.构建方法

一是实地调研法。深入高校校属单位,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单位业务流程、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风险问题。二是数据分析挖掘法。对高校财务数据、科研项目数据、资产数据等进行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潜在风险点。三是专家研讨法。组织高校审计、财务、法律等领域专家,以及校属单位实际工作者,共同研讨风险提示清单内容,确保清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实践中,应密切关注各校属单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多轮次修改、补充和完善工作,及时将新的风险点纳入清单,修订完善清单内容。

03


经济责任重要风险提示清单的应用

通过编制经济责任重要风险提示清单,高校以此为抓手,将风险防控贯穿审计监督工作全过程,促进干部依法履职、担当尽责,提升领导干部防范风险、遵纪守法的责任意识,更好统筹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

在审计计划制定方面。审计人员依据风险提示清单,结合校属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任务,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针对高风险领域和关键环节,合理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制定详细的审计方案,确保审计资源向高风险领域倾斜。

在审计实施过程方面。审计人员以风险提示清单为指引,运用清单中的风险识别方法,对校属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审查。发现风险点后,按照清单中的防控措施,深入调查核实问题,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同时,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新风险点及时反馈,为清单的更新提供依据。

在审计报告撰写方面。审计人员对照风险提示清单,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和定性分析,确保审计结论客观准确。根据清单中的防控建议,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为校属单位改进管理、防范风险提供参考。

在审计整改方面。一是明确整改方向。通过对照清单清晰列出各类风险点,能够帮助被审计单位快速定位问题根源,明确整改重点,避免整改工作的盲目性。二是提高整改效率。被审计单位可以制定系统化的整改方案,合理安排整改资源和时间,提高整改进度。三是完善内控机制。清单促使被审计单位深入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推动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源头上防范风险。四是强化监督问责。为审计整改监督提供明确的标准和依据,便于开展整改效果评估,强化问责机制。

04


提示清单应用保障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力。审计工作者要传承审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强化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情怀,塑造职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为充分发挥经济责任重要风险提示清单作用,高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相关保障:

一是完善审计制度体系。将重要风险提示清单应用纳入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明确使用规范和要求。建立审计质量考核机制,将重要风险提示清单应用效果作为审计项目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促进审计人员规范使用。

二是推进信息化建设。依托高校信息化平台,开发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提示清单应用系统,实现风险提示清单的动态管理和智能化应用。通过系统自动预警功能,及时提示审计人员关注潜在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风险防控的及时性。

三是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定期开展针对高校校属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专项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授课,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养和风险识别能力。鼓励审计人员参与高校业务学习,深入了解校属单位工作特点,为清单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郝 琴

作者单:华东交通大学

本文非商业用途,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


Baidu
sogou